责任编辑:食品科学
原标题:药酒乱喝有风险
天气转冷,家庭自制药酒也陆续登场了。相信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有个爱酒又好养生的家人,药酒是家中少不了的陈设。但是,饮用者需要注意自制药酒带来的潜在食品安全风险,以及酒精摄入量的问题。
中国的酒文化可谓历史悠久。酒是地道的发酵食品,酿酒微生物主要是细菌、霉菌和酵母菌。中医理论认为,酒精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够将浸泡在其中的药材和食材成分充分析出,利于药效发挥。所以,自古以来饮用中药药酒强身健体、治疗疾病的人不在少数。但需要提醒的是,药酒养生的前提是所泡药材合格、制备条件及工艺合格、酒精浓度适宜。
药准字号药酒具有药物的基本特征,有明确的适应证、禁忌证、限量、限期,因为药酒饮用不当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消化系统症状、失明等严重后果。关于药酒中毒的报道,常见的包括乌头碱、曼陀罗等有毒药材药酒中毒,泡制时间过长产生甲醇中毒,药酒药物浓度过高,以及酒精浓度过高造成的中毒或损害等。
另外,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不应轻易尝试药酒,尤其是服药期间的患者。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华法林等药物和酒精相互作用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发生心悸、胸闷、胸痛、低血糖、低血压等,可合并头晕、颜面潮红、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肾功能障碍,甚至休克。这些反应急骤、凶险,亟须大众提高对其多发性和复杂性的认识。而药酒除了酒精以外还含有其他各种药物成分,这些成分与常规服用的药物相互作用,情况可能更加复杂。
所以,无论是什么酒,除了遵医嘱外,大家都应遵循“能少饮则少饮,能不饮则不饮”的原则。同时,考虑到家庭自制药酒有食品安全风险,建议大家最好不要自行酿制。如要酿制,酿制前需选用经过炮制的药材,并咨询专业人士确定自己的身体条件、体质是否适宜饮用,并且评估制备条件能否满足食品安全需求。(作者: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
(本文由“食品科学网”转载,文章来源于北京日报;杨欣丽。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