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海旅游的小张在用餐之后全身发痒,出现荨麻疹,就诊后发现竟然是吃大闸蟹惹的祸。
10月23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获悉,近日来,因吃蟹后出现皮肤过敏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呈上升趋势。
哪些人吃蟹需要警惕?瑞金医院皮肤科医生阮叶平表示,主要有两类人,一是对蟹、虾、扇贝等过敏的人。“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其过敏原主要是肌肉组织中的原肌球蛋白、精氨酸肌酶以及血蓝蛋白等,而上述过敏原在其他品种蟹、虾和扇贝中也广泛存在,存在交叉过敏。因此,明确对蟹、虾、扇贝等过敏的人,秋季吃蟹需谨慎。
二是过敏性体质的人,存在湿疹、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体质的患者。虽然“蟹”作为食物变应原引起过敏的可能性较低,但上述患者若存在食用蟹后明显原发病加重,也要考虑这可能性,万不可放纵食欲。
那么,吃蟹过敏了怎么办?
阮叶平说,若吃蟹短时间内出现风团(蚊子包样皮疹)伴瘙痒,则首先考虑食物引起“急性荨麻疹”。在家可以自己检查是否有眼睑、外阴、嘴唇、舌头肿胀,或胸闷、气促、喉咙紧、腹痛等全身状况,若有立即急诊就诊。若仅有皮疹且是局限发,没有上述病症,也没有扩展趋势,可尝试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若症状不缓解,建议再到医院急诊或门诊就诊。
如果之前就曾患湿疹、过敏性皮炎、皮炎患者,近期频繁吃蟹后,原发皮疹会加重。
阮叶平建议,这类患者一方面可以回顾下,吃蟹和皮疹加重是否一直存在关联,选择到医院就诊,做特应性过敏原检测,进一步明确蟹和皮疹之间的相关性。另一方面,可以暂时抑制食欲,避免吃蟹,到门诊就诊可以加强原发病治疗,使用一些润肤剂缓解减轻皮炎、湿疹发作频率,或者是服用急性期外用激素,口服抗过敏药,必要时进行光疗等系统治疗。
吃蟹还需要注意什么?阮叶平表示,蒸、煮、炒、炖蟹时一定要烧熟,并避免腌蟹、糟蟹、醉蟹与酱蟹等生蟹吃法,减少细菌、寄生虫等肠道感染可能性。而高尿酸血症、痛风、肝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患者应食蟹有度,切忌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