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食品科学
原标题:【大医观“茶”】追根溯源,王阶教授详谈普洱茶的内涵与外延
编者按:日常生活中,茶不仅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饮品,而且有着较高的医疗保健价值,对维护人体健康有着积极意义。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及发挥好茶的保健作用,做好对疾病的一级预防,实现医养结合的价值值得思考。
当下新茶上市,不同产地及相异制法常使茶叶有迥然的感官体受及功能,为此,新华网邀请权威专家从中医角度教你观“茶”识茶。本期,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王阶介绍甘滑醇厚的普洱茶。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assamica(Mast.) Chang),是以中国云南省一定区域内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普洱二字源于元朝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得以正名写入历史。
普洱茶兴盛于明清时代。茶马市场的兴盛开拓了西域商业往来,到明朝穿梭云南与西藏之间的马帮更会让茶马市场更加繁荣,乾隆元年清政府在普洱府开设茶厂、茶局,普洱地区成为茶叶集散地,向东北方进贡京城,西北方敬献西藏,向南则由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在产地方面,唐朝咸通三年,樊绰出使云南,所著之《蛮书》中明确指出普洱茶的产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清代檀萃《滇海虞衡志》“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慢撒,周八百里。”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记载:“普洱古属银生府”。据考证,银生城指现今云南省西南部景东、思茅、西双版纳、红河一代的地区,六大茶山正是遍布在古银生城管辖范围内。
对于普洱茶的概念,可有内涵与外延两层含义:
普洱茶的内涵
对于普洱茶的内涵,需要注意四个方面。首先,普洱茶产自在澜沧江流域的茶山之中,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在17-22℃,平均海拔1200-2000米,年降雨量为1200-1800毫米,相对湿度在85%作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培育了大叶种茶树。其次,具有特定品质的普洱茶需要使用特定的原料——云南乔木型大叶种茶叶,茶树的品种决定了茶叶品质。
再次,普洱茶中的富含多酚类化合物、普洱茶多糖、茶氨酸、茶色素、维生素等主要化学成分,独特的成分比例塑造了与众不同的普洱茶。而作为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的没食子酸,具有抗炎、抗突变、抗氧化的作用,在普洱茶中的含量远高于绿茶和红茶。最后,普洱茶的制作工艺,从晒青毛茶制作的采茶菁-萎凋-杀菁-揉捻-晒干,此后经蒸压成型、干燥摊晾后可形成普洱生茶,经湿水、渥堆、蒸压成型、干燥摊晾等工序可形成普洱熟茶。
普洱茶的外延
普洱茶的外延始自茶汤醇、厚、滑、甘的口感,饮用后通过理气、通气的方式调畅气机,令人心情愉悦、周身轻快,是历史传承、文化交流、医疗保健等重要载体。由此,逐渐形成了“喝熟茶、品老茶、藏生茶”的普洱品藏价值,“土人当采茶时,先具醴礼祭于此”的文化价值,“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及古代医籍记载普洱茶入药等方面的医疗价值,“团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的养生价值,甚至在品饮普洱茶过程中由“道法自然,道静为宜”等思考带来的哲学价值。
近年来,通过对普洱茶中活性成分及其功效、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普洱茶可抑制脂肪合成,促进脂肪氧化、分解以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受损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诱导葡萄糖激酶生成,促进糖原分解以降低血糖;防止、延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减退,防治心血管疾病;降低血乳酸含量以消除运动性疲劳;促进乙醇代谢,保护肝细胞,降低酒精摄入带来的危害。由此可见,普洱茶的科学价值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有鉴于此,普洱茶作为一种具备感官享受的饮品,因其保健医药价值,可用于疾病的一级预防中。而这种预防理念,也正体现了现如今解决我国老龄化的必然选择——医养结合的宗旨与内涵。面对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的改变,如何为老年人提供行之有效的健康保障措施值得思考。普洱茶具有普适性、可推广性、易接受性,可考虑被作为一种较为安全的饮品在疾病一级预防中发挥作用。
作者简介
王阶,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岐黄学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医养生保健与中医智能化研究,善于运用中医辨证方法诊治心血管常见病及内科疑难杂病。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等课题1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及其他省部级奖励15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97篇,总影响因子203.391,主编《实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及参编医学书籍13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8名,博士研究生43名,博士后22名,北京市科技新星3名。
(本文由“食品科学网”转载,文章来源于新华网; 作者:王阶。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