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食品科学
为展现食品科研人的科研经历和智慧人生,《食品科学》杂志开设“食品科学家”人物专访栏目。今天的专访人物为清华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研究所主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钊教授。
个人简介
王钊 教授 清华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研究所 主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王钊教授目前担任清华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研究所主任,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双聘教授。王钊教授曾任清华大学科研院院长助理。兼任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生物与医药装备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衰老生物学和药理学,尤其是衰老的分子细胞药理学以及药物干预衰老的机制研究,以及神经和代谢药理学以及中药现代化研究。主持(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近二百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0余篇。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多门课程,如分子生物学、细胞凋亡的机制、生物药学工程前沿、药理学等。为北京市人民政府特约监察员。(曾)任Pharmazie编委、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编委、Scientific Reports编辑、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编委、《食品科学》编委等。个人邮箱:tcm@tsinghua.edu.cn
《食品科学》:您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衰老生物学和药理学,尤其是衰老的分子细胞药理学以及药物干预衰老的机制研究,以及神经和代谢药理学以及中药现代化研究。这个研究方向的意义是什么?是什么促使您选择了这个方向?
王教授:与美好的爱情一样,衰老与长寿,也一直是我们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情面对着衰老,于是有了对长寿的追求。并且两者往往有意无意地关联在了一起,比如“白头偕老”,比如“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又比如“爱到什么时候?要爱到天长地久!两个相爱的人,一直到迟暮时候,我牵着你的手,我牵着你到白头;牵到地老天荒,看手心里的温柔”。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抗衰老是通往长寿的几乎唯一途径。要想长寿,就要抗衰老;要想抗衰老,首先就要了解衰老、研究衰老,从进化、种群的宏观层面,到分子、细胞的微观水平都得研究、都得了解,只有研究透了,了解深了,才能有效地、普及地、可行地延缓衰老进程、延长健康寿命。在这里,长寿的本质是健康!健康前提下的长寿才有意义,而不健康的、没有生活质量的单纯的寿命延长是毫无意义甚至是灾难性的,只会给个人、家庭、社会甚至种群带来负担甚至是毁灭。我和我的团队目前的研究基本上都是聚焦在衰老及其干预方面的研究上,无论是药理、神经、代谢、或者中药现代化,也差不多都是与衰老和抗衰老有关的内容。研究的意义是什么?还真是不那么好回答。大一点说,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的是人,是高素质的公民,而这个高素质就包括了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等多个方面,其中健康素质是整个公民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是基本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任何复兴都只能是一个梦想。所以抗衰老研究就是要提高公民的健康素质,这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是关乎国家与民族复兴的问题,在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的同时实现个人的价值,这就是选择这个研究方向的初衷吧。把个人的选择与国家和民族利益关联起来,才能让个人选择实现最大价值。
《食品科学》:这个研究方向目前的发展瓶颈和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王教授:放在国家的大平台上看,我还真看不出衰老研究目前存在什么独特的瓶颈问题。衰老与抗衰老研究是一项关涉多领域、多学科的研究,与许多学科如医学、生命科学有关,也与工程、机械、健康医疗设备等有关,甚至与政治、经济(我们可以看到寿命明显与政治经济有直接关联关系)、历史、进化、社会、文化、地域、气候等有关,因此衰老研究是个多学科研究,抗衰老工程是个综合工程,需要多个学科和领域的协同发展才能有所进步。未来的方向?就衰老生物学的研究来说,未来的方向肯定不是单纯地延长寿命,而是更健康地生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健康老龄化。“寿终正寝”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美好希望,是人生三大幸福之一(生得好,过得好,走得好),是说人类颐养天年,在家中自然离世,没有经过任何疾病的折磨。从个体层面来说,这也是衰老研究的目标之一。而从群体层面来考虑,就是要提高公民的健康素质,提高全社会的健康水平。因此抗衰老的目标就应该是避免疾病的困扰,使人类拥有更长的健康时间,而不单单是寿命的延长。这才是长寿的本质和研究的意义所在。其实就像幼年、少年、青年和中年一样,老年也是我们生命历程的一部分,是我们一生中最有收获和成就的一段时光。从这个角度来讲,没有衰老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是夭折的人生。我们享受我们的幼年、少年,有父母的关爱和老师的教育;享受我们的青年和中年,有家庭的温馨和事业的成功。那么对于我们奋斗了前半生、积累了一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而迎来的老年,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享受而空留哀叹呢?
《食品科学》:您对合理饮食与抗老方面有什么建议?
王教授:虽然现在我们还不可能完全预防衰老,也不可能彻底逆转衰老,但通过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优化和调整,我们确实已经可以干预衰老程度、延缓衰老进程、并减少与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关于饮食影响衰老和长寿的研究论文和专著数不胜数,甚至多得让人无所适从。其实各个地区、民族等习惯不同,不可一概而论,更不能一统江湖。看一下世界上的长寿之地,日本、中国香港、西班牙、以及意大利的某些地区,并没有那么明显的共性如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中国大陆的长寿之乡如广西巴马、新疆和田、江苏如皋、河南夏邑、湖南麻阳、四川彭山、湖北钟祥等,也很难找到影响寿命的明确的共同因素。民以食为天。饮食肯定是保证健康与长寿的基本因素,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但饮食不当又会影响到健康与长寿,所谓病从口入。所谓合理饮食因时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饭吃三分饱、衣穿三分寒”(有时候我称之为饥寒交迫),则无论地域、民族之不同基本上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简单来说,有两点要牢记:第一是少吃。总热量的摄取一定要控制;第二就是三大宏量营养素中尤其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简单说,就是主食)的摄入。其他营养素要均衡。中国人讲“粗茶淡饭”,我的理解是“粗茶”就是加工过程尽量少的饮食,“淡饭”就是各种调味料、添加剂使用最少的饮食。把握住少吃、尤其少吃主食,和少加工、少添加的原则,饮食对健康和寿命益处就会发挥其最大的效果,避免因饮食不当产生的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我们坚信,虽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衰老可以被推迟、减缓甚至逆转。或许有一天,我们都可以平静而无憾地寿终正寝,没有衰老,没有(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和苦痛。衰老,作为生命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衔接着生与死,就像黄昏左手拉着白昼右手紧握黑夜那样。对衰老和长寿的研究,本质上是对健康的追求。我们不求永生不老,但求健康长寿。
《食品科学》:您第一次在《食品科学》上发表文章是在2002年,如今20年过去了,能请您谈谈您对《食品科学》20年来发展的感受吗?
王教授:从2002年有幸在《食品科学》发表“无花果不同部位中的营养成分分析”一文,到现在已经整整20年!从作者到审稿人到编委,与贵刊的结缘越来越深。其中有段时间因为研究方向的转移对食品科学的关注离得远了一些,近年来随着我们实验室对生命科学尤其是衰老生物学的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地与食品科学和精准营养产生了更多的关联,这中间很多朋友和同仁的鼓励与鞭策使我与《食品科学》有了更多的接触,对这本国产的、领域领先的学术期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还会作为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向贵刊投稿,还会作为一名审稿人尽心尽力,还会作为一名期刊编委为提高刊物质量、把该刊办成食品营养领域的顶刊而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食品科学》:您认为什么样的研究最有意义和价值?您对如何发布高水平文章有何心得和建议?
王教授:刚才说过,在为社会和人类做贡献的同时实现个人的价值,这样的研究肯定是有意义的。当然,这种贡献可能是近期的也可能是远期的,可能是可度量的也可能是不可度量的,可能是与老百姓直接相关的也可能是国家和民族所需的,只要是对国计民生有益的,对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是促进的,对人类和自然是友好的,同时重要的是自己感兴趣的,这样的研究我认为就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是高水平科研的体现(之一)。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不会有高水平的论文,而如果只有高水平的科研而没有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在大多数情况下(有些属于不宜发表的保密工作等除外)就减少了其被社会认识、为社会服务、或者是转化为生产力的机会。所以,做高水平的科研、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应该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理想和目标。发表高水平论文因领域、专业、研究方向、实验平台、甚至工作习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从我几十年从事科研教育的经验来看,有几个方面可以参考。一、论文不是私人日记,是给编辑、审稿人、广大读者看的,不要用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习惯语言去描述和撰写,尤其不要用口语和网络流行语;二、论文不是实验记录,实验时间的顺序不一定就是论文逻辑顺序,论文的逻辑顺序是以阐明某个科学问题为依据的,不一定是自然时序。千万不要按入学到毕业的时间顺序去罗列你的实验和结果;三、实验结果的重要性也完全不以你花时间长短、下功夫大小来决定。你花了三个月功夫得到的实验结果不一定就比你花两个星期得到的实验结果更重要;四、换位思考,站在编辑、审稿人的立场上去审视你写好的论文;五、写作是有天赋的,但多写勤练一定会越写越好、越写越熟练的。希望以上几点经验能帮助到你。
《食品科学》:您是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医学硕士学位、药学硕士学位和药学博士学位,在学习过程中,您是因为什么原因由医学转到了药学的研究方向呢?
王教授:医学到药学的转向纯属偶然。出国留学的时候申请医学课程要求的比较多,就申请了相对容易通过申请的药学院了。但在药学院我从事的仍然是与医学联系最为紧密的生物药剂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而取得博士学位后我还是马上回到了医学院的药理学研究室做了博士后并留校任教了。实际上很遗憾的是,除了药理学尤其是药物代谢动力学之外,我对大药学(如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基本上还是一窍不通的。
《食品科学》:您在日本国立冈山大学学习工作了10年的时间,您在日本留学期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能否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
王教授:我是30多年前出国留学的,那时候的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各个方面的差距都还是比较大的。当时我是在日本,到那里后并没有很多违和的感觉,就是感觉一个成熟的社会就应该是那样的。当然,现在看上去岡山已经有些落后了,至少表面上看,北京、上海已经在很多方面超过了东京、大阪。我所在的岡山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主要是医学部历史悠久)的国立大学,那个时候的我对现代科研体系和规范没有很多了解,一切都觉得很新鲜,一切都得从头再来。用心(观察、学习)和勤奋(吃苦、耐劳)肯定是需要的,我很快就适应并融入了实验室和课题研究之中。上天不负苦心人,辛勤的工作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导师也很欣慰,鼓励并帮助我申请获得了日本国家文部省的奖学金(差不多是当时最高额的留学生奖学金了),使我从一个自费留学生变成一名国费奖学金留学生,解决了生活和学费问题,使自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去。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后,我转到岡山大学医学部药理学教研室做博士后(外国人特别研究员),由于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很快我就留校工作,成为日本国立岡山大学的一名文部教官(Assistant Professor)。之后作为引进人才回国到清华大学工作至今。日本这几十年来一直是世界最长寿的国家,从我个人的观察和感受来讲,可能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吃得少。日本人从来不多吃,基本都处于半饥饿状态。我刚到岡山大学进了实验室的时候以为日本人都饭量小呢,后来有一次聚餐,是大家费用均摊的AA制,结果发现平时饭量很小的同学们其实都很能吃!我才知道他们每天都没有吃饱过。有个同学家里比较有钱,刚买了辆新车结果给撞了,又不敢跟家里说,自己借钱去修了车,结果吃了半年的饭团子,硬是从自己的生活费中省下一笔钱来把欠债给还了。当然,日本普通的食谱也比较健康,荤素搭配,每天有鱼(岛国嘛),发酵食品相对多,蔬菜多生吃,除了生鱼片(刺身)很有名外,牛肉、马肉(馬刺し)也都有生吃的。甚至米饭里面倒上点茶水再撒上一点点盐(お茶漬け),也就算是一顿饭了。日本料理一般油水比较少,中国留学生刚去的时候,要不吃不饱,要不感觉吃饱了,一会儿就又饿了。二,穿的少。岡山的冬天尽管没有那么冷,也是会下雪的。但小学生的校服只有短裤(男生)或者短裙(女生),没有长裤的。孩子们的腿都冻得发紫,问“冷不冷”,都说不冷!确实那些孩子也很少有感冒发烧的。刚过中秋,实验室的学生们就把燃气取暖炉拖出来用上了,穿着短裤烤着火炉,又绝不愿意往身上多加一件衣物,只有脚上无论冬夏永远都是那一双短筒靴。三,喜欢泡澡而不是淋浴。因此老式的日本人家里都有澡盆子,但很少有带淋浴头的。刚到的中国留学生去租房,觉得自己平时也就是冲个澡就可以了,一开始都是找那种只有个淋浴头的房子,其实那种房子(称为“洋式”)比较贵,反倒是家里有浴缸的房子(过去一般不带淋浴头,称为“和式”)更便宜一些。其实过去的日本人家里很少有装淋浴器的,但再破旧的房子里面都会有浴缸的。四,睡榻榻米。从电影电视剧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的家里一般是没有睡觉用的床的,都是晚上从壁柜(押し入れ)拖出被褥,直接铺在草席子(たたみ)上席地而睡了。榻榻米肯定没有席梦思软和松柔,但天然材质(蔺草编织)透气性好,对疲劳恢复和健康却更有裨益,冬暖夏凉,冬天不那么燥夏天不那么潮,多多少少自然调节了些冬夏的温度和湿度。很多老派的日本老头老太太都不习惯睡床上,以至于出门旅游住宾馆,也要把宾馆床上的席梦思垫子拖到地上睡,难道是怕睡着了从床上掉下来?五,减少意外伤害。相对其他国家如欧美,日本的意外死亡事故很少,如车祸、极限运动、枪击、吸毒等,加上先进完善的医疗救助体系和极低的婴幼儿死亡率,使得日本人均预期寿命2018年再创新高,女性为87.32岁,男性为81.25岁。以上这几点都为日本作为世界上最长寿国家做出了贡献。
《食品科学》:清华大学取消博士毕业发表论文的要求后,学生的能力评价有哪些新的指标和方式呢?
王教授:前两年清华大学公布了经2018~2019学年度第16次校务会议修订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其中明确了博士生教育定位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人才,是一所大学人才培养高度的体现。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你说这个条件高不高?我校在整个学校层面申明的是学术期刊论文不作为唯一学术成果,并不是说不需要发表论文!这是我们在博士生培养上的一种自信,不要求并不代表着不需要,或者说没有用,而且这也不能代表学院、系、实验室或者导师不要求发表相关专业论文。就我个人来讲,我觉得是更严格而不是更宽松了。这个文件出来以后我就与我实验室在室的同学们讨论过了,千万别被误导了,不要觉得是放松要求了。你觉得学校的要求会比你发表一篇论文更宽松吗?一个学位论文的匿名评审就很难通过,有一个C评就得延期半年了。但如果你有一篇已经发表的本领域不错的论文放在那儿,可能对你通过论文评审更加有利,对不对?发表论文都是经过同行评审过的,有篇(或者数篇)不错的学术论文搁那儿,学位论文通过的可能性要大许多!我实验室的同学都知道这个,所以并没有同学会把这个所谓的“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当成不发表论文的意思。不要求发表论文并不是就没有标准了,学校规定是“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其实这个“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是个挺严的要求,不同学科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也不同,如果没有一篇不错的文章搁那儿垫底儿,所有匿名评审专家应该都不会比一个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水平差,他们的挑剔和严格也都不会比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更简单!说句更现实的话,一篇好的论文会为你今后很长时间的职业生涯奠定一个非常好的根基!
《食品科学》:您认为做好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请您对青年科研工作者和在读的专业研究生提一些建议。
王教授:如何做好科研工作,应该由科研工作做得最好、最出色的人来讲才对。比我工作做得好的人、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很多,其实我是不应该在这儿多说什么的。我顶多算是有些体会吧。前面说到什么样的研究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时候我们已经交流过,在为社会和人类做贡献的同时实现个人的价值,这样的研究肯定是有意义的。清华大学要求教授都要做过班主任,因此很多年前我就接受过清华大学对本科生班主任的培训,具体内容忘得差不多了,但有一句话我一直牢记在心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顶天立地”的思想。所谓“顶天”,就是要有崇高的理想,要把个人的理想建立在民族、国家甚至全人类的层面上,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建立在国家重大需求和国计民生的基础上,也就是要有格局;所谓“立地”,就是要脚踏实地地工作,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铢积寸累,集腋成裘,只要持之以恒,不轻言弃,必将会为家国社稷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不枉此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