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线路测速地址_防住心脑血管病 先管住胆固醇

责任编辑:食品科学

原标题:防住心脑血管病 先管住胆固醇

日前,中国卒中学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启动5月“胆固醇月”宣传活动。与会专家指出,胆固醇并不只是影响血脂,“坏”胆固醇还可能成为心梗、脑梗发病的元凶,并损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坏”胆固醇是心脑血管病元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称,据数据统计,中国人冠心病死亡率的增加,有77%的原因是由于胆固醇升高。

在众多危险因素当中,胆固醇指标异常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胆固醇主要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是“好”胆固醇;后者会附着在血管壁上,过量会导致动脉硬化,被称为“坏”胆固醇。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说,“坏”胆固醇是心梗和脑梗的元凶。当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增多时,会使血液变稠,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块,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脱落,会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危及生命。

容易被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坏”胆固醇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影响较大。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异常,更容易出现血管病变。其中,大血管病变就是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胆固醇管理甚至比血糖管理更为重要。

挽救脑梗患者牢记两个“120”

心梗,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也是冠心病中最严重、最致命的一种。我国每年新增心梗患者200万例,死亡率在三成以上。这是因为心梗是一个时间依赖性疾病,过了4小时至6小时抢救黄金期,再高超的医术都束手无策。

心梗发生时有哪些征兆?霍勇介绍,“如果患者出现突发性的心前区疼痛,持续20分钟以上仍不能缓解,并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呕吐、恶心、濒死感等症状,就要考虑是心梗!此时应立即拨打120。”

脑梗是指缺血性脑卒中,即老百姓说的脑中风,具有高复发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三高”特点。王拥军提示,发现脑梗要记住两个120。第一个120是指脑梗的识别,即看1张脸,看2只胳膊,0(聆)听语言。因为90%以上得脑梗的病人会有口角歪斜、脸不对称;两只胳膊平举,一侧无力下垂;语言不清甚至无法说话的表现。第二个120是脑梗发作后,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一旦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脑组织因缺血发生坏死是“不可逆”的,会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严重的会造成死亡。

“非健康人群”胆固醇水平应更低

健康人群和高血压人群、糖尿病人群、冠心病和心梗患者人群相比,胆固醇的控制目标值应有差异。霍勇解释,血脂化验单只显示健康人群的“坏”胆固醇目标值,而“非健康人群”的目标值应当更低,具体咨询医生而定。

像冠心病、脑梗患者,以及刚刚发生过心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由于他们体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广泛存在,化验单上的箭头仅表示胆固醇水平被短时间内控制住,并不代表风险消失。若不继续控制,随着“坏”胆固醇的持续合成和累积,斑块还会出现,危害心脑血管。

王拥军特别强调,“胆固醇的控制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在生活方式的干预基础上,该服药的要坚持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

疾病控制

如何有效管理胆固醇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建议,公众应定期进行血脂检查,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3个月至6个月测量1次血脂。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测。

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刘春平)

喜欢 (0)